8月22日消息。南极是世界上最冷的地方,曾经的南极冷到能把时间冻住,而现在的南极,是受全球变暖影响最大的地方,冰盖的消失和海洋环境的变化给气候、海平面、生物多样性和人类造成了全球性的后果。
据西班牙媒体报道,南极研究科学委员会诞生于1958年,是一个国际性跨学科机构。此后越来越多的专家登上了这片广袤的冰雪大陆。
截至 2014年已有29个国家在这里展开科学研究。2014年4月该机构邀请来自22个国家的75位科学家,共同商讨未来南极研究的主要课题,如何传播有关南 极的科学知识,以及如何对各国的政策产生影响。这是南极研究界首次齐聚一堂,共商大事。
会议决定的首要课题就是南极生态系统的全球影响。南 极大气层的变化对气温、大气循环、地球化学和能源平等都产生了影响。然而,人类对这些关系,以及极地气候如何对热带海洋和季风产生影响却知之甚少。
南大洋 十分关键,因为它和所有海洋共同构成一个将大气层的热量和二氧化碳传递到深海的体系。传递到北方的营养物质支撑着海洋食物链。随着不断吸收二氧化碳,海洋 开始酸化,而南方冰冷的海水正是这种变化的源头。人类应当研究为何最近40多年来南大洋幽深的海水水温会越来越高,而且含盐量会逐渐降低。
海冰能够反射和过滤阳光,并且调解海洋与大气层之间的热量和气体交换。海冰的凝固和融化能够影响表层海水的含盐量,进而影响海水的密度和凝固点。了解到底是什么因素控制着海冰的分布和体积是关键。
第二个课题是了解南极的海冰如何、从哪里开始以及为什么逐渐减少。数千年来南极海冰的体积一直相对稳定,但近年来却开始急剧减少。到底是什么因素引发了这种 现象?大气层中的二氧化碳是否在达到一定浓度之后就会导致海冰融化和海平面迅速上升?全球变暖还会对南极冰盖产生什么影响?这些都是亟待回答的问题。
第三个课题是揭示南极的历史。在南极边缘地区采集的岩石样本表明,如果地球变暖,南极将发生巨大变化。但是人类尚未对南极洲中心地区的岩石展开研究。人类对南大洋海底地面知之甚少,同样也不太了解南大洋是如何对大洲的形成和分裂产生影响的。
第四个课题是了解南极洲上的生命演变。人们一致认为在南极生态系统中占据主要地位的是简单而孤立的新物种,但是最近出现了一种不同的观点。例如,仅海底蠕虫 的种类就非常繁多。
南极洲上的物种与周边岛屿上以及海洋中的物种之间的关系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得多。分子研究显示,线虫动物、蜱螨和甲壳类动物在冰川时代 就生存在地球上。要想预测动物种群对气候变化的反应,我们必须从基因、分子和细胞角度破解其中奥秘,而南极洲将在这方面为我们提供诸多启发。
第五个课题是从南极洲观测地外空间。南极的大气层干燥、寒冷且平静,为从地球上观测外太空提供了绝佳的条件。另一方面,南极冰川湖泊的环境与木星和土星寒冷 的卫星上非常相似。
在当地发现的陨石碎片也未探索太阳系的形成开辟了新的道路。此外,这里也非常适宜研究太阳喷发出来的高能粒子。
太阳上时刻有大量的高能 带电粒子放出形成“宇宙线”,“宇宙线”到达地球附近时,会受到地磁场的作用,迫使其到达地球的两极附近,有时会在那里形成美丽的极光。这将有助于大家了 解太阳喷发对人类电子通讯的影响。
第六个也是最后一个课题是人类的影响。人类活动或将对南极的未来产生重要影响。自然和人类的影响应当分开 来看。
目前人类限制进入南极的措施是否有效?人类和病原体是通过何种方式对南极产生影响的?南极的生态系统的现实价值和潜在价值是什么?人类应当如何保护 南极洲?这些都是亟须去解答的问题。